【装配圈】装配式建筑行业各地最新发展动态!

日期:2023-11-19 02:02:34 / 来源: 半岛体育官网登录

  长沙市坚持市场主导、政府推动、分区推进、逐步推广、顶层设计、协调发展的根本原则,充分的发挥政府在组织领导、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作用,强化顶层设计,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多措并举,形成有利于发展装配式建筑的体制机制和市场环境,促进市场主体热情参加,促进产业有序发展。

  政府层面。长沙市建立了以副市长为召集人,住建、发改、规划、国土、财政等相关职能部门为成员的联席会议制度,在规划编制审批、年度计划制订、土地供应、项目立项等重要环节发挥部门联动作用,确保政策制定科学化、政策落地快速化。

  提升品质方面,长沙市充分的发挥装配式建筑的各方面优势,全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全装修住宅,提升住宅品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装修住宅建设的通知》,鼓励实行装配式建筑装饰装修与整体的结构、机电设施协同施工,倡导菜单式全装修满足个性化需求,并从预售许可、金融信贷、资金补贴、信用评估、评优评先等方面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提高装配式全装修住宅的市场占有率。

  不仅如此,长沙市注重从规划上科学引领装配式建筑产业的发展。围绕把长沙打造成为全国装配式建筑企业总部基地、全国装配式建筑技术研发中心和全国装配式建筑人才、设备、技术、管理输出中心的发展目标,长沙市在装配式建筑建设、产业和产能三个方面分别制订了具体规划。编制了《长沙市装配式建筑产业规划(2015-2020)》,合理规划布局产业基地,将全市划分为重点推进区域(二环以内、高新区、经开区)、积极地推进区域(市区二环以外)、鼓励推进区域(望长浏宁),结合区域实际,分阶段、分类型有序推动装配式建筑发展。

  政策层面。长沙市政府近年来先后出台了《关于快速推进两型住宅产业化的意见》、《快速推进两型住宅产业化(全装修住宅建设)的意见》、《两型住宅产业化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等政策予以重点扶持,理顺了管理体系,实施了提前预售、减免税费、财政补贴、纳入绿色通道、优化招投标等扶持措施,对购买绿色建筑、产业化住宅、全装修商品房的业主给予60元/平方米补贴。并在科技专项经费中重点支持装配式建筑研发与技术革新,从2017年起拟定每年拿出3亿元财政补贴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

  而按照十三五规划,长沙市将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实现基本现代化,并着力打造“三个中心”:国家智能制造中心、国家创新创意中心、国家交通物流中心,这些为长沙市全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根据发展目标定位,长沙市将从产业推进、项目推进、能力建设等三个方面有序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明白准确地提出了要把长沙建设成为全国装配式建筑企业的总部基地,全国装配式建筑研发技术中心,全国装配式建筑人才、设备、技术与管理的输出中心,全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的示范引领城市的总体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长沙市依托湖南大学、中南大学等高等院校的科研实力,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和智力保障,使得该市装配式建筑研发技术水平一直领先全国。长沙市新型建筑工业化集成建造工程技术探讨研究中心,已成为唯一一家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研究中心,为长沙乃至全国装配式建筑全产业链提供了技术与管理支撑。

  在抓政产学研融合方面,长沙市通过加强信息沟通、提供政策业务培训、搭建技术研发平台、推进标准化、模数化等途径,加强对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的指导和服务。组织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勘察设计、建材生产、科研院所等涵盖产、学、研、销的建筑产业化上下游产业单位广泛合作,建立协同创新机制,联合开展全产业链核心关键技术研究,提升产品设计、部品部件生产和施工建设的技术水平。

  同时,该市通过政策扶持,不断研发创新,已形成较为完善的产学研转化机制。截至目前,长沙市相关企业已申请与装配式建筑相关的专利超过2900余项,热情参加制定国家、地方和行业技术标准100余项,技术一马当先的优势突出。长沙市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也非常完备,囊括了混凝土结构、钢结构、轻钢结构、木结构等多种结构及形式,产品涵盖了保障房、商品房、酒店、写字楼、农村住房、学校、综合管廊、桥梁等很多类型。混凝土结构生产企业以远大住工、中民筑友等为代表,钢结构生产企业以远大可建、金海钢构等为代表,轻钢结构生产企业以力环建材等为代表,木结构生产企业以东方红等为代表。

  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建设,长沙市引导装配式建筑企业以“开放、合作、引领”为导向,坚定地“走出去”,把技术、人才、装备向全国甚至海外辐射。目前,该市装配式建筑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的制造基地达40个以上,覆盖了全国25个省级城市,部分企业已通过合作模式在海外建厂。如远大住工在澳洲悉尼、卢旺达、尼日利亚、俄罗斯投资建厂,开启了国际化进程,开发了塞班博华、帕劳别墅项目和塞班元一酒店项目等,中民筑友与碧桂园“森林城市”海外项目签订了装配式建筑合作开发框架协议,三一集团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建成PC样板房,并计划在马来西亚投资建设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等。

  长沙市副市长廖建华指出,下阶段,长沙市一方面将继续壮大产业集群。充分的利用区域资源积聚优势,进一步合理布点装配式建筑基地,到2020年全市将形成21个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布局,建设全国装配式建筑企业的总部基地。并进一步整合传统建筑行业,引导产业转型升级,增进企业专业化,提升整体竞争力。完备上下游产业链,促进开发、设计、生产、施工、建材和设备供应等企业均衡发展。

  另一方面,该市将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坚持科学发展,抓好示范推广,因地制宜形成从单项到集成、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格局。持续落实政府投资类建筑全面装配化,积极发挥政府投资类建筑项目在装配式技术应用中的示范引领作用。选择一批可借鉴、可复制的典型样板工程,开展社会投资类项目的示范。鼓励适合的建筑项目推进钢结构、木结构以及轻钢结构装配式技术使用,结合新农村扶贫搬迁、风景旅游区建设和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等,因地制宜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在适合于工厂预制的城市地铁管片、地下综合管廊、道路桥梁和园林绿化的辅助设施等市政公用设施工程中全面实施装配式技术。

  像造汽车一样建房子,“装配房”离百姓慢慢的接近。日前,记者从山东省装配式建筑项目方案评议和技术审查会议上获悉,我省目前规模最大的装配式住宅片区——济南高新区第一批安置房建设已启动,建筑面积达173万平方米。

  尘土飞扬、建筑垃圾满地,提起建房子,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印象。而装配式建筑能够大大减少这些环境污染,因为大量的现场作业都被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好楼梯、阳台等建筑部品部件后,将其运输到施工现场,装配安装即可。另外,装配式建筑也节约建造材料、用水量,还可减少人工、缩短工期。

  据介绍,高新区装配式住宅片区建设包括遥墙街道多村整合改造项目、辛庄安置区二期、临港街道安置房项目一期3个项目,涉及28个村居,拟建设安置房10332套,安置人数25189人。该项目采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住宅楼板、楼梯、空调板、阳台及外墙均会在工厂预制而成,现场安装,装配率不低于50%。

  不同于工业产品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可以在一个工厂完成,建筑则需要投资建设方对接设计、施工等诸多单位。而如今,将块块部件组装而成的装配式建筑,对设计、制造和施工的衔接要求更高。据了解,高新区装配式住宅片区项目,设计、采购、制造、装配等全部工程实施都交由一家单位来完成,也就是采取了工程总承包的模式进行建设,以实现所有的环节的精细衔接,将建设全过程联结为一体化的完整链条。

  其中,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分别总承包遥墙街道多村整合改造项目A区、B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总承包辛庄安置区二期;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临港街道安置房项目一期。建筑方案、施工图、人防、专业工程等的设计,建设手续的办理,项目规划范围内全部工程的施工、验收、交房直至保修等,都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完成。

  省住建厅建筑节能与科技处处长殷涛说,通过方案评议和技术审查,进一步科学确定建筑结构技术体系,努力将这一个项目打造为全省装配式住宅示范项目。

  再过不久,您购买的房屋或将装上“消声器”,楼板需要做隔声处理(设保温层或设减震垫)。记者昨从合肥市城乡建委获悉,根据《合肥市绿色建筑发展条例》对该市新建民用建筑的要求,住宅建筑中卧室、起居室的分户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必须小于75分贝,更高等级的要求小于65分贝。

  随着我们正常的生活水平的逐步的提升,慢慢的变多的人们追求一个安静而私密的居住环境。然而,在真实的生活中,人们常常会被楼上楼下的噪声所困扰。为此,合肥市建设部门将在新建民用建筑上全方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采用楼板隔音材料,或对楼板进行隔声处理。其中,住宅建筑中卧室、起居室的分户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必须小于75分贝,更高等级的要求小于65分贝。这也代表着,在高标准情况下,除敲打外,一般声音听不到。

  据介绍,楼板隔音材料是指把建筑楼板撞击噪音及空气传播噪音隔绝、隔断、分离的一种材料、构件或结构,成分主要由发泡材料构成,材料质轻、超薄、柔软、拉伸强度大,黑色饰面,卷材包装。同时安装施工方便、成本低,可直接附于地面,简单防水处理再浇混凝土压平,表面做整洁装饰,不但能有效提升隔声效果,还能大幅度提高户与户之间的保温性能。

  近年来,我市积极地推进建筑工业化,发展装配式建筑产业。近日,住建部公布首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名单,我市一家公司入围其中。

  在全国首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平湖万家兴建筑工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原先需要在项目工地上进行的扎钢筋、浇筑混凝土等工序,正通过这条生产线陆续完成。生产出的墙板、阳台板、预制梁、预制楼梯等产品,将运往项目现场,像搭积木一样逐块安装。用这种装配式预先制作的构件,可以使整体建筑工期缩短25%左右,并可以有效解决像窗框渗水、外墙面层脱落等传统现浇建筑的通病。

  近年来,随着装配式建筑的推广,装配式构件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大。除这家企业外,我市正在规划建设3个产能10万方以上的建筑工业化基地,并加快市场推动,计划到2020年,全市新建建筑实施装配式建造的占比达到30%以上。政府投资工程全面应用装配式技术进行建设,保障性住房项目全部实施装配式建造。市本级中心城区内单体建筑面积达20000平方米(含)以上的宾馆、商办楼等大型公共建筑,以及计容建筑面积达50000平方米(含)以上的商住小区,应全部实施装配式建造。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Go To Top 回顶部